《說人生》
這本探討人生的大問題的書,寫作動機甚偶然,它起於姚一葦觀看英格瑪•柏格曼的《野草莓》受了震撼而寫的〈說時間〉,而后,應朋友之要求(或玩笑?)寫了〈說空間〉,接著又寫了〈說生命〉〈說人性〉〈說自然〉〈說心靈〉〈說文化〉〈說兩性〉等十八篇。
這部因偶然而成計劃性寫作的書,作者自定了四個原則:第一力求趣味化,多用實例,避免皮起面孔說教。第二,儘可能通俗代。這一點當然最難做到,因為通俗化的結果,一不小心,就會把別人的觀念扭曲或走樣。第三,特別重視當代人的觀念。近年以來,在人文知識各部門,都有突破性的發展,作為一個現代人,不可以不知。作者想將現代人的觀念和以往的理論比較,相參證。同時作為一個中國人,東方西方之間雖來自不同文化背景,但絕非不可匯通,作者希望使二者間相對照、相融合。第四,保持散文的形式。
聯經出版公司介紹此書道:本書十八篇,涵蓋了人生各種重要問題;且對每一問題,融會古今重要觀念,及東西方不同思想,作縝密而深入探討。不僅幫助人瞭解自己認識環境,復增強對人生的目標與信心。其中有關當代學術思潮之論述,尤為現代知識分子所不可不知,作者對如此嚴肅問題,以散文筆觸,夾興夾敘夾議,娓娓道來,深入而淺出且浮詞盡去,絕無陳腐之言,實為高度智慧之結晶,畢生功力之凝聚。
此書在一九八九年出版後,作者繼續寫了另四篇:〈說說話〉〈說觀看〉〈說思維〉〈說故事〉,目前尚未結集出版。
相關文獻:
- 趙衛民,〈積學與酌理──讀姚一葦《說人生》〉。
- 焦 桐,〈知識的經緯──論姚一葦的知性散文〉,發表於「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研討會」,1998年4月11日,國立藝術學院。
回到散文評論
|